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
在醫藥基金重倉股劇烈波動之際,公募賽道高低切換預期大幅提升。
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,近期創新藥基金面臨重倉股調整的壓力,由于持倉風格過度集中,使基金在市場波動中尋找確定性成為關鍵需求。前期資金分流導致股價承壓的紅利股、消費股等,在風格切換中成為基金控制回撤、保業績的重要品種。
創新藥基金回撤壓力增大
隨著醫藥基金年內凈值達到一個小高峰,公募抱團持倉的創新藥開始有點“恐高”。
9月17日,港股恒生指數收盤大幅上漲1.78%,而當日恒生創新藥指數卻以1.08%的跌幅收盤,QDII基金重倉的各類醫藥股普遍走跌。Wind數據顯示,創新藥主題基金業績目前仍遙遙領先,業績表現最強的醫藥基金在全市場排名中也高居第二,港股創新藥成為基金業績排名的關鍵指標。
但隨著市場波動不斷加大,創新藥基金也在面臨凈值回撤壓力。例如,截至9月17日收盤,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基金年內收益已超1.7倍,排名QDII基金業績第一名,該基金股票倉位幾乎全是醫藥股。當日,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有六只股票收盤走跌,其中,第一大重倉股映恩生物下跌5.90%,考慮到僅映恩生物一只股票的持倉占比即達17.27%,因此,單一個股大幅走跌對整個基金凈值來說,壓力自然不小。
事實上,近期市場波動導致的基金凈值回撤現象,也主要指向前期強勢的創新藥基金。Wind數據顯示,過去一周時間,凈值漲幅最好的前三只QDII基金分別為消費行業基金、高端裝備基金、芯片產業基金,而同期表現最弱的三只QDII基金均為醫藥主題基金。可以看出,創新藥波動給基金凈值帶來的不確定性開始增加。
部分基金尋找確定性投資
市場震蕩波動加大的背景下,基金經理尋找確定性的方式是配置股價處于相對低位的板塊,尤其是業績較穩而估值相對較低的標的。
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、基金經理魏鳳春認為,目前股票市場進入平臺期,在多空對峙、波動加大的背景下,需要進行確定性的投資,這包括三個方面:反內卷確定性提升價格、確定性的全球產業鏈布局以及確定性的內需消費。之所以建議進行確定性的投資,是因為市場分歧加大帶來不確定性提升。雖然投資的本質是對風險的定價,但在十字路口,各路投資者思路紛紜,行動各異,交易過分的不確定性是成本大于收益的行為。
“站在當前位置,準確預測后市不太容易。但有一點暫時不會變,就是國內經濟向下有底、向上尚缺乏足夠彈性。”長城價值優選基金經理張堅認為,雖然市場有所波動,但中國企業在海外發展仍大有可為,需要結合估值、質地等因素仔細甄別,后續仍會重點關注出海這條主線,資金或在低位板塊尋找新的敘事邏輯。
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,今年二季度消費賽道表現欠佳,創新藥的強勢行情使消費成為資金分流、倉位切換的受損者,但隨著第三季度迎來尾聲且創新藥賽道已迎來高溢價、高獲利狀態,前期賣出消費買入創新藥的基金有望重新回歸,部分消費主題基金開始走強,也顯示市場風格的變化。例如,在市場劇烈波動中,重倉新消費的南方香港優選基金連續7個交易日凈值飄紅。
“我們發現抱團創新藥的部分非醫藥基金,近期有很強的換賽道需求,因為它們本身就不是醫藥行業基金,無須長期持倉創新藥。”華南地區一位基金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他繼續重倉消費、互聯網、游戲等相關賽道,后續相關機會切換會給這些賽道帶來增量資金。
兩大領域具有布局潛力
對于后續市場所關注的確定性,多位基金經理認為紅利股以及新消費賽道有布局潛力。
摩根士丹利基金經理繆東航認為,在市場波動加大的情況下,可以重點關注紅利股的投資機會。在過去的多年間,A股的投資者更加關注企業的成長性,以往的股票估值是基于利潤增長,賦予一個與利潤增長速度相匹配的估值。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,越來越多的行業走向成熟,這期間必然伴隨著企業利潤增速的普遍下降。行業的格局日趨穩定,企業不需要擴大再生產,資本開支大幅下降,因而可以將更大比例的利潤用于分紅,這便是紅利策略有效的產業和經濟基礎。
“資產配置是由資金的風險偏好決定的,紅利股與追求穩定收益的居民理財資金具有極高的匹配度。”繆東航表示,從居民資產配置的角度看,還有大量的資產配置于存款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。但隨著利率的下行,新增存貨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日趨走低,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與滬深300的平均股息率形成了較大的缺口。居民的高收益理財將在未來幾年逐漸到期,居民資產存在重新配置的需求,這其中有不少資金很可能會不斷流入紅利板塊。
富國全球消費精選基金經理彭陳晨認為,港股新消費板塊蘊含著巨大的潛力。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,消費者對于品質、個性化和體驗式消費的需求不斷增加,這為新消費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。以健康消費為例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、健身,對健康食品、運動裝備、保健品等產品的需求持續上升。
創金合信消費主題基金經理劉毅恒強調,當前新消費受數據偏好的刺激,投資趨勢仍在,但要密切跟蹤終端數據,順周期的傳統消費從2021年后受宏觀經濟低迷影響,業績增長出現瓶頸甚至下滑,估值水平回到了歷史低位,這些公司現金流都非常好,紛紛加大了分紅比例,變成了典型的紅利資產。所以,雖然順周期消費的基本面暫未見好轉,但已經極具配置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