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威股份子公司通威新能源金堂獨立共享儲能電站項目正式開工,隆基綠能被傳已入股儲能類企業……儲能行業研究人士認為,近期頻出的產業政策為儲能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。通過加快光儲一體化項目布局,相關企業或進一步挖掘產業鏈協同潛力,進一步降本增效。
競相步入儲能領域
依托“綠色能源”及“綠色農業”雙主業協同發展優勢,通威股份持續聚焦“漁光一體”光伏電站項目開發與建設。截至今年6月30日,完成新增并網規模112.76MW,累計并網裝機規模達4.79GW,上半年結算電量23.49億度,實現碳減排126.04萬噸。
最新的動作表明,通威股份在能源綠色轉型方面又進了一步。最新開工的通威新能源金堂獨立共享儲能電站項目,是通威新能源與金堂縣政府繼2025年2月簽署“源網荷儲一體化”示范項目后,在儲能領域深化合作的實質性進展。項目采用成熟可靠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技術,建設100MW/200MWh獨立共享儲能電站,并配套高度集成的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。該項目是四川省首批新型儲能示范項目。
此外,通威股份還攜手央企華能集團及華電集團,為公司內蒙古高純晶硅與工業硅項目供應綠色電力。其中,內蒙古硅能源一期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配套的風光綠電與儲能項目已建成并網;內蒙古綠色基材一期12萬噸工業硅項目配套的風光綠電及儲能項目正在建設中,預計將于今年下半年實現并網發電。
在2025年半年報中,通威股份提到,依托自身在光伏發電、儲能技術和綜合能源服務領域的產業資源,公司將加快打造“風光儲源網荷儲一體化”新模式,繼續提升產品綠色智造水平。
相比之下,隆基綠能的儲能跨界之路則添了幾分神秘色彩。近期,業界爆料稱,隆基綠能參股了儲能企業蘇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同時正在接觸并考慮收購另一家儲能企業。上海證券報記者試圖向公司方面求證,截至發稿未得到回復。公開信息顯示,近年來,隆基綠能方面在回應是否布局儲能業務的問題時,措辭一直較為謹慎和模糊。
隆基綠能2025年半年報顯示,公司依然聚焦BC電池技術,也提到綠氫裝備業務板塊,對儲能領域幾乎沒有描述。在展望BC技術前景時,隆基綠能提到,隨著建筑光伏、海光、陽臺光伏等多元應用場景蓬勃發展,以及光儲融合、零碳園區等新型業態不斷豐富,行業發展逐步走向精細化、多樣化,圍繞場景的產品創新將為企業打開差異化發展空間。在我國光伏治沙、綠電直連供應、超充電站等政策的落地支持下,光伏應用將加速向更廣闊的新領域擴展。
已有企業吃到儲能紅利
近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能源局印發的《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明確提出,需拓展電網側儲能應用,并在電網關鍵節點合理布局儲能設施。電力設備和新能源研究人士認為,光伏企業選擇延伸到儲能領域,正是響應政策導向的具體實踐,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目標高度契合。
招商證券電新產業研報認為,依照最新政策,未來兩年半內我國大儲裝機規模將倍增,疊加寧夏等地建立儲能容量電價機制,省級容量政策接力強制配儲是大趨勢。隨著行業政策的持續加碼以及招投標前置數據維持景氣,國內大儲需求未來有望超預期。阿特斯等將儲能業務作為第二增長曲線的光伏企業將直接受益。
數據顯示,受益于前期積累的訂單儲備與產能釋放,阿特斯今年二季度儲能交付量達2.2GWh,環比增長超140%。公司儲能系統已簽署合同的在手訂單金額達30億美元,為后續業績增長提供堅實支撐。預計三季度儲能出貨量為2.1GWh至2.3GWh,全年儲能出貨量將達7GWh至9GWh。
光伏逆變器龍頭企業陽光電源近年來大力發展儲能系統業務,其儲能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十分亮眼。2025年上半年,陽光電源儲能行業收入達178.03億元,同比增長127.78%,占總收入比重高達40.89%。儲能系統產品的銷售收入已經超越傳統的光伏逆變器,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。
也有市場人士認為,當前儲能行業同樣處于白熱化競爭狀態,其他光伏組件制造頭部企業均早已布局儲能業務和推出相關產品,當前相關企業即使要進入這一領域,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困難。